公告: ※在此特別感謝所有造訪過『台北瑞居』的朋友: 對小舍屋內的各項設備,都能珍惜使用, 讓下位朋友也能得从分亨。 非常欢迎你(妳)們下回有机會再來作客

美食品臺北 我的美食&人生情緣(上)

2011081012:09
美食品臺北 我的美食&人生情緣(上)
韓良露,擅長透析人性與生活,拍紀錄片、寫電視劇本、製作新聞節目;環遊世界嘗遍各地美食,寫作觸角十分多元,廣及旅行書寫、美食、電影評論、占星學、小說、散文等各種文類。

【文/韓良露;圖/南村落】

帶路達人小檔案:

韓良露,擅長透析人性與生活,拍紀錄片、寫電視劇本、製作新聞節目;環遊世界嘗遍各地美食,寫作觸角十分多元,廣及旅行書寫、美食、電影評論、占星學、小說、散文等各種文類。

 

說到吃,臺北市稱作美食之都一點也不為過,而多年來我吃遍許多區的經典道地美食,養成了對吃的講究,吃,其實是記憶城市最好的方式。

回想起來已經是35年前的事了,當年我16歲,父母親決定從新北投搬到如今被稱為康青龍街區的地方,剛好趕上1975年前後這一帶蓬勃發展的美味年代。

我常笑說自己的八字生來有兩個食神坐命,一輩子口福運佳,我的兩個食神在人間的化身一個是我阿嬷、一個是我父親,他們都是愛吃愛玩的人,也因此從小就牽引著我結下了不少美味因緣。

美食的風水寶地
北投

先來說地緣吧!我童年、青少年所居住的北投,是一個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繁榮的小鎮,在1960年代,北投可是比後來居上的天母興旺。北投市場曾是臺北北區最大的傳統市場,北投公園對面有賣江浙菜的「上海飯店」、北方菜的「新生飯店」,還有臺北之外唯一賣西餐的「美而廉」分店,這三家餐廳在我心目中都是屬於父親食神管轄,來自蘇北在上海讀書的飲食譜系正好就是江浙菜、北方菜、上海式西餐,父親真是選對了風水寶地。

但北投對從小在臺南長大的阿嬤也不吃虧,在1960、70年代,北投可是繼大稻埕臺菜之後的臺菜大基地,而北投市場裡眾多聞名的臺灣小吃(如雞捲、鼎邊銼、蚵仔煎、芋粿、碗粿等)和飯店中豪華的酒家菜(如鳳尾蝦、佛跳牆、紅蟳米糕等),也都是我從阿嬤那裡傳承來的美味嚮往。

用美食畫地圖 讓好店做地標
艋舺、中山北路

不只是北投,因為這兩個食神愛帶路,整個臺北在我心目中也可劃分成兩大塊食神地圖,本省的阿嬤帶我去艋舺龍山寺附近的「北海道魷魚」和「龍都冰?室」,也吃廣州街上的「周記肉粥」和「兩喜號魷魚羹」,阿嬤的美味路線還有大稻埕永樂市場周邊的旗魚米粉、意麵、青草茶等,以及圓環的「三元號」、圓環旁的「第一沙茶火鍋」等,再加上士林慈諴宮外的老士林市場的各式小吃。

出生於日治時期的阿嬤除了愛臺灣小吃、臺菜,也難忘懷日式口味,中山北路的「通天閣」、沅陵街的「神田」、西門町的「美觀園」,以及內江街那家至今都沒掛招牌的日式小食堂,都成為我4、5歲後有記憶以來吃生魚片、關東煮、烏龍麵、蛋包飯的地方。

阿嬤有自己的地盤,來自大陸的父親也有自己的半邊天,父親是不上艋舺的,但鄰近的西門町、衡陽路一帶,卻有我從4、5歲起就印象深刻的「石家飯店」、「真北平」、「一條龍」、「四川吳抄手」、「點心世界」、「隆記菜館」等,口味也不出北方與江浙,我後來才發現,父親是少數不吃川味牛肉麵的外省人,因為他不吃辣,也不愛吃硬麵條,只吃軟爛的揚州煨麵,我至今愛吃的川味紅燒牛肉麵是我自己青春時代在中華商場吃出來的美味情緣。

除了西門町外,父親帶著我認識了另一條重要的美味路線是中山北路,從「豪華酒店」、「中央酒店」到「大華」、「藍天」、「香港西餐廳」,以及1970年代初期才新興起來的「香港海鮮樓」、「楓林小館」、「紅寶石酒樓」,我本來以為父親的口味有了重大的突破,後來才知道小時候家裡會吃那麼多的粵菜和港點是因為母親愛吃,母親去世後,父親就很少再去粵菜館了。

長大後,當我回憶起十多歲前我對臺北街區的記憶,幾乎都脫離不了食物的氣味,我最早記得的南京東路是如今小巨蛋所在,當年是羽球館的西餐廳賣的起士焗烤鮮魚和羅宋湯。

1980年代前東區還未真正發展,有名的餐廳也甚少,除了父親會帶著我去探親訪友之外,東區一直是父親和阿嬤的美食化外之地,但從頂好超市開始賣法國麵包後,東區日後也成為我自己發掘美味的青春屬地。

全家人的美食歸屬地
康青龍街區

在搬到康青龍街區之前,我對這一帶雖不熟悉,也說不上陌生。我在唸中山女高一年級時,幾乎一週總有兩、三天放了學後不先回家,而是去學長於新生南路信義路口的家玩耍一陣子,我們常去當時傍晚時已經要排隊的東門湯圓(其實是去吃麻醬麵和餛飩),也常在永康街上的「高記」(不在今天的位置,當年還是對街的小店)吃油豆腐細粉,因此當我聽到父親在康青龍街區臨沂街65巷找了間4樓的公寓要搬去時,覺得非常開心。

康青龍街區有豐富的美食,父親如魚得水般很快就和東門市場裡的攤家熟了,知道哪一家賣的黑豬肉、黃牛肉、黃魚、草魚、鯽魚最好,父親也養成了星期日帶著全家去當時還在東門市場旁的「銀翼飯店」吃早茶的習慣,淮揚干絲、風雞、肴肉、雜式小籠、清炒蝦仁、韭黃鱔糊等,就成了我三十多年來的固定飲食。

1970年代初期,康青龍街區一帶正享受著臺灣光復後第一波的繁榮市景,本來賣油的「鼎泰豐」開始賣小籠包,如今變成了國際企業,我常自誇我可是從他家還一邊賣油一邊賣小籠包就吃起了,鼎泰豐隔鄰的「北平逸華齋」(後來由夥計接手改名為信遠齋),有母親最愛吃的燻雞和醬肉,世人多不知道鼎泰豐和信遠齋老闆娘其實是一對客家姐妹呢。

那些年頭,美味的小館風風光光地沿著永康街一帶的巷弄開張,談到臺北美味發展史的人,絕不會忘掉「秀蘭小吃」昔年的風頭。

但永康街從來不是一家菜系獨領風騷的地方,臺北本是本省、外省各地族群混合的美味家園,在東區未興盛前,第一家賣北京御膳房小吃的「京兆尹」和以窩窩頭及天津白菜粉皮熬肉出名的「天津衛」,都是開在麗水街上。康青龍街區除了外省南北口味,還有以老西餐聞名的「中心西餐廳」,我還記得在那遇見過梁實秋、郎靜山、夏元瑜等人,那裡的酸黃瓜、冷盤、牛尾湯、燻鯧魚如今一想起,滋味都還在口中。

因為阿嬤後來去了美國,康青龍街區的臺式、日式美味路線成為母親和小孩們一起發現的生活樂趣,像原本開在信義路華南銀行旁巷子裡、後來搬到連雲街上的「麗園壽司」小攤,可以一大早6、7點就在那吃豬腸金針排骨冬粉、筒仔米糕,反而較少吃豆皮壽司、紫菜捲壽司和味噌湯,一直到今天,一年之中我偶爾都會有幾天特別懷念那裡的早餐。

麗水街上還有一家專賣臺式海鮮的「巧味食堂」,已經開了快60年,是母親宴請本省親友的地方,那裡的鹽水鵝、煎赤鯮、麻油烏魚膘、炒米粉等,都是最道地的臺味,我還曾建議國際書展的主辦單位在那宴請俄國作家代表團,吃得賓主盡歡。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七月號第522期】